中國全職家庭主婦生活不容易
2020/12/05 | 《南華早報》網站 | 收藏本文
五年前,當蔡寧(音)和家人從比利時回到中國時,她沒想到當全職家庭主婦的生活會如此艱難。在中國東部城市南京,38歲的她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做家務和照顧兩個兒子上。她說,當人們得知她有博士學位時,最常見的評論是“太浪費了”以及“你丈夫一定掙很多錢!”
雖然擁有高學歷的全職母親在比利時并不少見,但在中國卻很罕見,因為在中國,祖父母通常承擔起照看孩子的角色,這樣父母雙方都可以出去工作。隨著家庭變得越來越富裕和教育上的性別不平等日益減少,越來越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國女性正在成為家庭主婦。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15歲及以上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一直在穩步下降,從1990年的79%下降到今年的60%。中國社科院經濟學教授鄭秉文表示,經濟增長是這一趨勢背后的主要因素?!巴ǔG闆r下,一個地區的經濟總量越高,勞動力參與率就越低。收入增加使得更多家庭可以靠一個人來養家糊口,妻子常常留在家里?!钡f,女性的機會增加意味著家庭主婦群體也接受過更好的教育。
根據中國教育部的數據,2019年大約54%的大學本科生和51%的研究生是女性。密歇根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周韻表示,許多受過良好教育的家庭主婦不是自愿選擇退出勞動力市場的,而是因為職場不平等和家庭壓力被迫離開。據世界銀行說,中國女性在勞動力大軍中的占比仍然高于其他許多國家。美國的這一比例為57%,德國為55%,日本為53%。周韻說:“家務勞動仍然是無形的,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女性應該做的,而且并不看重她們在這方面的付出?!?
根據中國問答平臺知乎的一項調查,在22.7萬名受訪者中,有62%的人認為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當家庭主婦是一種浪費。蔡寧說:“如果我抱怨丈夫工作太忙,那么每個人都會要求我表現出更多理解。這背后的邏輯是:工作更重要,尤其對男性而言?!?
缺乏對家庭主婦的政策支持是中國女性比其他國家的女性更容易外出工作的另一個原因。在比利時,剛生完孩子的女性可以申請看護援助。
相關報道
評論